这几天,近2000只被誉为中国最美鸟类之一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如期现身施甸县怒江江畔,历经长途跋涉的蓝精灵舞者成为江畔的灵动之笔,并将在此完成他们繁衍生息的使命。

栗喉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它们喜欢选择垂直的沙壁,用嘴喙凿至深度0.6至1米的巢穴安家,因此,当地人称它们为沙燕,集群生活的栗喉蜂虎一起筑巢,壮观的群巢彰显出了集群家族的力量。“我身后的这些小孔小洞就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地方,每年3月份天气转暖,栗喉蜂虎就会回到这个地方繁衍,每年9月份天气转冷,它们就往最南边的地方迁徙。在这条公路沿线将近一公里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2000只栗喉蜂虎。”施甸县太平镇宣传委员赵红娟介绍。栗喉蜂虎喉部是栗红色的,黑色的过眼纹线条流畅,翅膀和背部是翠绿色的,尾翼的湖蓝色格外醒目,飞行时露出翅膀下面橙黄色的羽毛,冷、暖色的对比,华美却不失协调,在阳光下的照耀下,闪烁着丝绸般的光泽。栗喉蜂虎清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它们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它们时而停留在沙壁,时而站立于枝头,声声鸣叫让怒江江畔热闹而富有生机。
“栗喉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这个濒危物种,我们当地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公路两边设立了警示牌,提醒过往的游客要保护这个濒危物种;当地村委会在栗喉蜂虎来的季节,会通过村广播、网格群进行宣传,提醒当地的群众不要伤害这种濒危的候鸟;我们当地的林业站也会频繁到这个地方来巡逻,观测栗喉蜂虎的生长环境,确保我们能够给栗喉蜂虎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赵红娟说。
文图: 杨林元 杨磊 段茸茸 毛忠芹 赵红娟